科教培训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教培训 > 培训进修 > 医疗进修 > 各科进修计划
计划生育科进修培训计划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23/03/06 17:24:16

一、 科室概况

    浙大妇院是浙江省计划生育指导中心,负责省内各级包括基层计划生育技术人员的培训。设有计划生育病房,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及计划生育门诊三大部门。科室拥有高级职称医师3名,主治医师10名,住院医师4名。近三年来每年接待省内外计划生育门诊病人约48000余人次,门诊手术室行人流、放取环、放取皮埋等手术操作约16000余人次。住院部每年约接纳住院病人4000余人次。本科曾参与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科研支撑项目,尤其对宫内节育器的研究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腺醇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机理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本科是国内开展显微输卵管吻合术较早单位之一,成功率几乎达100%,妊娠率达88.5%。近年来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科室采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选择宫腹腔镜手术、经阴道子宫瘢痕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聚桂醇注射术等,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日后的妊娠结局,本科室采取经阴道剖宫产妊娠物清除术+剖宫产切口瘢痕修补术,清除病灶同时,修补了原有子宫憩室,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育能力。高危人流在B超监护下进行,大大地降低了人流不全率。高危人流在B超监护下进行,大大地降低了人流不全率。开展了各种微创手术,如困难取环术,对院外取环失败的病例进行进一步诊治,成功率高。把腹腔镜、宫腔镜、B超等技术联合运用于计划生育疑难杂症及高危病症的诊断和处理,大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不断改进无痛人流术,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静脉全麻人流术,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和育龄妇女的欢迎。经过了四十年的临床实践,本科室对各种疑难杂症及节育术后并发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二、 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简介

    江秀秀,计划生育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2002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硕士毕业,其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10年获浙江大学妇产科学博士学位。2016年赴英国伦敦Royal Free Hospital进修,2019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干细胞实验室进修。2018年获得省医药卫生科技奖励一等奖。主持或参与多项国自然基金及省部级以上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0余篇,被Cell, Human reproduction uptate, Nature等杂志引用。在妇产科学及计划生育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获得院级及校级优秀工作者及本科生教育优秀老师荣誉称号。主要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第七届计生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妇幼保健协会青少年生育力保护专委会常委,第二届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生育调控专委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女性生育调控学组副组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学会委员,浙江省计生质控中心秘书,浙江省医师协会妇科内镜学组委员。

三、 进修计划

(一)培养总体目标

掌握计划生育科常见疾病诊断及处理,了解计划生育疑难杂症、少见病症及高危病症的诊断和处理,学会在临床工作中准确识别疑难杂症、少见病症及高危病症,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必要的转诊。

(二)理论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计划生育科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等,了解各类高危计划生育手术的操作规范,掌握常见计划生育科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手术步骤、术后管理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了解计划生育疑难杂症及高危病症的诊断和处理,从而避免或者降低手术并发症。

(三) 带教特色及方式

1.夯实理论知识学习

参与全院定期组织的专家专题讲座;参与每月三次的计划生育临床授课;参与每周一次的主任或教授级医师教学大查房;参与全院性学术活动。

2.强化技能培训

每位进修医生分配4-6张床位协助管理病人;规范病历书写;参与与患方沟通手术方案、术前谈话等;参与及观摩各类手术,尤其是高危计划生育手术;参与科室的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参与各种形式的查房;参与计划生育科值班,参与急诊、高危计划生育病例的处理。

3.PAC专科进修,高危病房2个月,门诊人流室1周,计生门诊1周,PAC咨询门诊2周。

(四) 进修人员要求

具体要求参见临床专科进修招生简章。

 

                                    2022年11月修订


联系方式
  • 妇院微信

  • 妇院微博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