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化的线下孕妇学校健康教育
浙大妇院孕妇学校自 1992 年创办以来,始终坚守着普及孕妇健康知识、提升母婴健康素养的使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课程设置与教育形式,赢得了广大孕妇及其家属的广泛赞誉。2015 年,荣获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颁发的 “示范孕妇学校” 称号。
湖滨院区孕妇学校位于保健大楼4楼,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设有大讲堂、小教室、以及运动教室。钱江院区孕妇学校位于3号楼产科中心2楼。目前常规开设促进自然分娩系列,母乳喂养系列,妊娠期、产褥期保健及育儿知识系列和精品实操课程,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我们逐步引入孕期球操及抗阻训练、妊娠分娩期正念训练及夫妻沟通艺术等心理疏导课程,加大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分娩情景演练等实操教学的力度,让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为准父母们提供全面、专业的学习体验。所有参与学习的孕产妇及家属均可享受免费公益听课的福利。
孕妇学校持续动态创新系列课程:为准爸爸们量身打造 超级奶爸训练营,通过 “准爸爸 VR 全景视觉分娩探营”、“新爸爸岗前培训” 等环节,让准爸爸们深入了解分娩过程,与准妈妈共同学习应对分娩不适的技巧。为祖辈开设隔代养育训练营,将科学育儿观与传统经验融合,精准指导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掌握新生儿居家安全常识和日常家庭监测方法。同时,为 “幸福妈妈” 们打造了母婴膳食工坊等系列课程,聚焦科学营养,传授孕产期及哺乳期膳食、6-12月龄婴儿辅食的配置及制作。
此外,孕妇学校全面更新智能化管理:每月课程动态更新,小班课程在线预约、实时签到以及知识测验等更多的信息数字化管理,为孕产妇带来更为便捷的学习体验。每月课表可通过医院官网、官方微信(特色服务-智慧孕产-线下课程)、官微文章推送、院内海报等多种途径查看,孕妇及家属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前教育方式及内容。
二、新媒体融入孕妇学校健康教育
1、线上孕妇学校:
2018年6月创建线上孕妇学校,孕妇只需要关注院微信公众号,并绑定本院就诊卡,就可以进入线上孕妇学校,通过免费观看PPT课件、录像、动画等途径,轻松学习孕产期保健及育儿知识,并通过随堂测试了解学习效果。
线上孕妇学校操作指引:
第一步,关注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第二步,在底部菜单栏选择“特色服务-智慧孕产-线上学院”;
第三步,找到自己的就诊卡,点击“进入”;如无就诊卡,点击“绑定就诊卡”后“进入”;
第四步,点击“课程中心”-“可选课程”,即可看到课程列表;
在“分类”下拉选择“幸孕课堂线上系列”-全部或任一类别即可;
第五步,找到需要学习的课程,点击“立即报名”;
第六步,开始学习,并完成相应考试、评价。
2、孕妇学校云直播课堂:
2020年7月开始上线常态化的孕妇学校云课堂,兼具“云直播+回放+答疑+随堂考核”功能。
云直播课堂学习指引:
第一步,关注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第二步,在底部菜单栏选择“特色服务-智慧孕产-云直播课堂”;
第三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点击即可观看回放。
三、健康咨询热线
医院健康咨询热线(0571-87067766)始建于2005年,为进一步加强本院健康咨询热线管理,更好的服务患者,2016年底,健康咨询热线加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妇幼保健中心“母婴健康热线咨询服务平台”,开通两路健康咨询热线,为群众解答妇幼健康、就医流程等问题。平均每年电话咨询总服务量近两万人次,每一次咨询过程都有录音及文字记录。
四、优化健康教育材料
浙大妇院注重对健康教育材料的持续优化,围绕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制作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宣传材料。口袋书“消除母婴传播”系列、折页“图解母乳喂养基础篇”、“图解母乳喂养技能篇”等被国家妇幼司科普资源库收录;科普作品“叶酸十问十答”及“后疫情时代的产前筛查”在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主办的全国首届出生缺陷防治科普作品大赛中分别荣获文章类一等奖、视频类二等奖。
五、多途径传播母婴保健知识,普及母婴健康素养
在省卫生健康委、省科技厅、省体育局、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社科联等部门的支持下,由浙大妇院牵头成立浙江省健康科普专家库妇女保健科普分库。首批专家库成员来自11个地市的126名专家和青年骨干,加强跨部门、跨机构、跨区域协作,结合在母乳喂养宣传日/周、早产儿日、预防出生缺陷等卫生宣传日,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科普“五进行动”,覆盖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积极参与省级科普作品评审,举办科普技能竞赛、承担基层能力提升培训、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助力提高公众妇幼健康素养和从业人员健康服务水平。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