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妇院新闻
来自抗震救灾前线的日记(8)
作者:妇产科医院外联部信息来源:医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08/06/04 09:42:00

6月3日 周二 晴

这些天病房一直都很忙,病人接连不断。

医院的简易房又搭建好了,大伙还要忙着搬新家。妇产科集体迁移到了新房里。 摆脱了帐篷,大家似乎都很开心,科里的病人更是觉得再也不用4-5个人挤在那拥挤不堪、连转身都要小心翼翼的帐篷里,至少简易房让她们觉得更宽敞,更有了病房的感觉。我是第一次走进这样的房间,最多20平方米的房间,妇产科占了9间。3间病房,2间门诊,1间产房,1间库房,1间值班室,1间办公室 。这样的安排在我看来很不错了。再不用妇产科和五官科拼帐篷,拼床位了。病人再不用做个妇科检查,要绕好几个帐篷,才能到检查室帐篷里;宫口开全的孕妇,也不用绕三绕,走到产房的帐篷里。空间大了,东西的堆放也开始变得合理。我帮助她们一起整理,摆放物品。整个空间要有序很多,再也不会为找一个针筒要翻好几个袋子。我还买了一些小框子,给她们摆放一次性物品,建议她们有了这么好的环境,可以适当地做些消毒隔离,这样室内环境可以干净很多。尤其产房、注射室更重要。

简易房里不用再担心会滴雨了,不用再担心病床的褥子会被雨水滴湿。对病人来讲要安全舒适很多。然后大伙又忙着搬着搬那的。可是中午炎热的太阳直晒,房间里的温度依旧热得让人受不了。即使把门窗都打开,房间里还是很热。就连上午出生的新生儿,下午3点量体温都会有38-39度。所以每天下午这个时候,我都会去看看宝宝 摸摸宝宝的脸,拿掉宝宝的帽子,松掉裹紧的包被等等。一圈逛下来,脸上、身上的汗直滴。这里的老师也是一样,坐在办公室里写病历也要写得一身汗,即使电风扇直吹。不过她们已经很满足了。她们说这些天来艰苦的帐篷生活都过来了,现在属于幸福了。可她们下了班还是要住进帐篷。还好这里的晚上有些凉。她们生活工作的条件真的很艰苦,可她们依然乐观地忍受着这一切,我心里又不由得又开始敬重这些四川的辣妹子们。正是她们泼辣倔强、不服输、敢做敢为的个性,让她们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能始终保持良好的、乐观向上的态度。作为女人的我能不被感动吗?          王虹

联系方式
  • 妇院微信

  • 妇院微博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