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HPV阳性,要过多久再重新复查HPV DNA?”,“我CINⅡ级手术后,切缘阴性,什么时候可以怀孕?”“我宫颈原位癌,做了冷刀切除术,如何严密随访?是否每次检查都要做TCT和HPV DNA?”这是发生在10月31日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多功能厅的场景。
为了普及和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女性同胞对宫颈疾病的防治意识和治疗知识,浙医妇院健康教育中心经过了近半年紧锣密鼓的准备,精心策划,筹建了蓝丝带俱乐部,目前有注册会员45人,志愿者1人。
成立大会在会员们期盼的目光中渐渐拉开了帷幕。该院妇女保健部邱丽倩副主任对俱乐部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在她热情洋溢的贺辞中有祝贺,但是更多的是对俱乐部工作的肯定和期望。健康教育中心王桂娣老师做了蓝丝带俱乐部简介及俱乐部工作愿景介绍:俱乐部将采取定期举办宫颈疾病相关知识科普讲座;并根据俱乐部成员不同需求开设小班课的方法来传播宫颈疾病防治知识;为了消除、减轻宫颈癌前期病变患者的疑虑和焦虑,在该院“公众服务”栏目中开设了“蓝丝带俱乐部”会员交流平台,注册会员可以和俱乐部工作人员建立伙伴式的关系,直接进行网上对话和交流。
蓝丝带本身是没有特指的,从本意来看,蓝丝带的含义为重视生命,维护安全,表达感恩、鼓励、关怀和爱。将宫颈健康俱乐部命名为“蓝丝带俱乐部”,其意义为:重视生命,关爱女性健康。俱乐部要求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健康使者,为促进健康和维护健康而努力。俱乐部成员之间相互鼓励、关怀、支持,战胜疾病;普及传播健康维护知识和技能,预防宫颈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捍卫女性健康。
从流行趋势来看,目前宫颈癌是女性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现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呈发病年轻化和发病过程缩短的趋势,数据显示小于35岁的宫颈癌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上升,已由70年代的8/10万增加至80年代的16/10万,年轻化已成为宫颈癌防治工作面临的新的严峻挑战。
虽然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但是在浙医妇院电话咨询及网络咨询中发现,目前社会大众对宫颈癌防治知识及癌前期病变治疗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比较缺乏。虽然自2008年以来该院健康教育课程中开设了宫颈疾病科普讲座,但是由于大众对宫颈疾病防治意识的薄弱,听课者较少,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需要借助一个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增加受教育者的覆盖面。另外,该院宫颈疾病手术后患者在术后随访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的心身问题,亟需建立一个平台,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蓝丝带俱乐部的成立,无疑为她们构筑了一个相互交流、支持的平台。
简单的成立仪式后,丁志明副主任医师做了宫颈疾病防治知识科普讲座;肿瘤、妇四科及门诊部护士长对与会人员进行了就医指导及疾病相关知识的咨询。
本次活动得到了与会者的赞扬和肯定,一位患者家属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既要成为一个患者,更要成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宫颈疾病的防治方法;一位手术后患者说:蓝丝带俱乐部的成立为我带来了福音,你们是在积德啊!我有了可以倾诉和咨询的地方,今天的活动使我的心情开朗了许多;俱乐部的志愿者表示:我要在不同的场合,只要有机会,就和大家讲讲妇女病普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疾病的最好方法。
咨询者们围着咨询老师久久不肯离去……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