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从2010年开始,增设围绝经期门诊,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坐诊专家:周坚红主任医师、张琴芳副主任医师。
围绝经期综合征则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保健措施的不断改善,人类寿命正逐渐延长,而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己成为当今热点。妇女生命1/3是处于绝经期,据国家统计我国约1/5妇女步入绝经期,她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值得引起重视和关注。
一、相关概念
围绝经期是妇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出现绝经趋势直至绝经后1年的时期。围绝经期已替代原先沿用的更年期。
绝经后期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目前一般妇女的期望寿命已经超过80岁,这说明妇女有30多年的生命是在绝经后度过的。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血管舒缩症状及精神神经症。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不安,抑郁或烦燥,失眠等。在围绝经期约2/3的妇女在此期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引起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二、围绝经期症状:
(一)血管舒缩失调症状:
1.头昏,眼前发黑,心悸,胸部压迫感,潮热感。
2.血管痉挛:散发性疼痛,心前区紧迫感等。
3.高血压及血压波动大,常引起阵法性头痛。
4.眩晕,耳鸣,眼花。
(二)精神神经症状:
记忆力减退,失眠,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易烦躁激动,精神紧张。
(三)泌尿生殖道改变:
1.生殖道的萎缩:性交疼痛、性欲下降等。
2.泌尿系统:易发生尿路感染及尿失禁等。
(四)新陈代谢障碍:
1.肥胖。
2.血管硬化和心肌梗塞。
3.关节疼痛,多发生于肩,腰,骶,髋等关节。
四、治疗与预防:
1.雌激素替代疗法: 激素治疗是调整月经和缓解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激素类药物要严格遵循医嘱服用,剂量不宜过大,定期到医院检查。
2.对症处理: 镇静剂、兴奋剂及冬眠药物均可抑制更年期症状。
3.此期有许多精神神经症状,单靠药物治疗有时难以奏效,还要从心理上给予指导和疏导。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
4.注意劳逸结合,工作、生活应有规律。
5.由于围绝经期女性生理和代谢等方面发生变化,胃肠功能吸收减退,应限制糖、热量、动物脂肪、胆固醇和盐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奶类、鱼类、豆类、瘦肉、海产品、黑木耳等)、维生素、微量元素、钙和纤维素,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
6.维持和谐的性生活。
7.讲究围绝经期个人卫生:应每天冲洗外阴部,防止老年性阴道疾病。
专家名片:
周坚红:
门急诊科副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1988年8月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一直在本院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全面掌握妇产科的理论与手术技能,能解决妇产科疑难病症,善于学习本领域国内外最新进展,尤其在普通妇科、微创手术、反复流产的诊治、更年期激素替代及女性泌尿妇科等方面均有较深的研究。2006年6月获浙江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赴美国及澳大利亚进修和学术访问。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SCI论文6篇及国家一级期刊数篇;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数项,并参与多部妇产科专著编写。曾多次获得院级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琴芳:
副主任医师。1992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院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于处理各类妇科、产科疾病诊治,尤其擅长于妇科内分泌(更年期综合征)疾病的诊治。近5年来主持省厅级课题两项,发表省级以上杂志论文5篇。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援非先进个人。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