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浙江省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医保付费、DRG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等都对病案编码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编码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多种情况的诊断如何归类,疑似诊断又该如何编码,还有高编等问题。而国家在病案首页填写标准中提及的原则相对欠细,因此在实际病案的编码工作中,一旦碰到具体问题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借鉴。浙大妇院质管科在制定省内病案质控检查标准的过程中,收集了近期全省编码人员不断反馈的问题,以及在给医院各临床科室进行疾病分类等相关知识培训时得到的反馈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了目前国内和我省面临的病案编码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提升病案质量,统一疾病编码,加强病案工作人员与临床一线的沟通技能,浙大妇院质管科准备开展病案编码沙龙系列活动。6月20日下午3:00,由浙大妇院质管科牵头主办的第一期病案编码沙龙如期启动。来自浙大一院、浙大儿院、省立同德、省中山、市一医院、市二、市三、市中、市红会、市妇保等十余家医院的病案室负责人及病案编码人员共40多人,冒着瓢泼大雨到达1号楼14楼会议室参加此次沙龙活动。
本次沙龙由浙大妇院质管科朱文俊副科长主持。浙大妇院陈晓颖首先以“临床中‘巨大儿’诊断的ICD-10编码探讨”为题,就“巨大儿”在产科病历及新生儿病历中的诊断书写问题,就编码人员如何对“巨大儿”正确判断及正确编码问题,与在座各家医院的编码人员展开了讨论。通过具体的病案实例,分析“巨大儿”在临床中几种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巨大儿”应该对应不同的疾病编码,指出了新生儿科病案首页对“巨大儿”的编码出现产科编码的错误,并特别对剖宫产手术指征为“巨大儿”,实际出生非“巨大儿”的产科诊断应该如何正确编码进行了激烈讨论。
第二个议题是由浙大妇院朱茜以“肿瘤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探讨”为题,对肿瘤病历在病案首页书写中主诊断选择进行探讨。肿瘤病历是最容易出现高编问题的病种。所以朱茜先从主诊断选择的规则讲起,再通过实例对肿瘤病人首次入院手术、继发肿瘤手术、癌转移、放化疗、随诊检查及评估等不同情况提出应如何选择主诊断的思路,得到了在场的各家医院编码人员的共鸣,大家更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特别是对已在外院进行肿瘤手术或化疗而第一次入院放化疗的肿瘤病例,应以肿瘤编码为主诊断还是以放化疗为主要诊断,各家医院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此次“病案编码沙龙”是在浙大妇院质管科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医院编码人员的大力支持下组织起来的,是杭州地区各兄弟医院自发举行的一期学术“圆桌”。活动通过主题知识的学习准备,以问题提出、实际案例及讨论互动的形式,探讨出相对统一的编码规则。大家都表示,很高兴有这样一个交流探讨的机会,它不仅促进了各医院之间的交流及多方面信息的分享,也促使大家不断学习、不断查阅各种文献和教科书,并对其深入思考。
在沙龙活动的最后,朱文俊副科长表示:浙大妇院将长期坚持这样的交流活动,并暂定一月一次;也欢迎各兄弟医院将自己医院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轮流在这样的平台上反映出来,大家共同研讨、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为制定出一定范围的统一标准,为推动全省DRGs工作的进展及全省病案管理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