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妇院
​全国首例!用AI规避乳腺癌风险,首个健康宝宝今天出生【杭州新闻】
作者:信息来源:OA发布时间:2025/07/04 11:49:34

今天上午8点36分,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浙大妇院湖滨院区产科手术室迎来了意义非凡的一刻——基于“乳腺癌综合风险AI预测模型”的健康宝宝成功出生,是全国首例。

202506252032564793.jpg

“感谢你们,给了宝宝一个远离乳腺癌阴影的未来。” 莺歌(化名)通过剖宫产顺利诞下一名2515克的女婴后,拉着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浙大妇院名誉院长黄荷凤院士的手,激动地说。

追溯莺歌的求子之路,一开始就布满了“阴影”。她因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原发不孕,并伴随有良性的右乳导管内乳头状瘤。且莺歌的外婆患有输卵管癌,舅公患肝癌去世,母亲因卵巢癌和乳腺癌也做过手术,莺歌本人也携带有BRCA1基因突变。

“女性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在70岁前患乳腺癌风险高达44%~78%。”黄荷凤说,这表示莺歌的孩子不能逃脱这个遗传基因的“魔咒”。

为了帮助莺歌及更多被癌症阴影笼罩的家庭,黄荷凤提出了创新思路——在辅助生殖过程中,对胚胎进行多基因疾病遗传风险评估,筛选疾病风险最低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实现多基因遗传病的一级防控。

而在构建能准确预测疾病发生的多基因风险评分(PRS)模型时,黄荷凤又创新性地提出,用AI大数据为研究赋能——黄荷凤研究团队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中1848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样本和 246222个对照样本的遗传信息和样本信息,构建了乳腺癌PRS模型;再基于东亚人群的位点特异性权重,结合中国人群乳腺癌遗传特性,对该PRS模型进行校正;最终,构建出了符合中国人群特异性乳腺癌的PRS模型。

“它克服了常规建立的PRS模型,在欧洲人群中预测较为准确,而在非欧洲队列中准确性有限的短板。”黄荷凤说,经过攻关,一个乳腺癌终生风险评估综合模型构建完成,结合了多基因风险评分(PRS)、乳腺癌易感基因罕见致病变异以及乳腺癌家族史的综合评估,“基于该模型,可预测乳腺癌终生风险。”

2024年3月,莺歌利用先进的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PGT),通过综合模型风险评估,成功获得了3枚珍贵的胚胎。得益于该技术的高成功率和个性化治疗方案,2024年11月,莺歌在治疗了子宫内膜相关疾病后,移植了一枚经过严格评估的低风险胚胎,并最终成功怀孕。莺歌怀孕后,浙大妇院对她进行了全程密切管理,做好保胎工作。宝宝在宫内的生长总体顺利,今天在浙大妇院顺利降生。

“莺歌孩子从孕育到出生的全过程,是一次‘从生命源头降低慢病、癌症风险,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探索之路上的新进展。”黄荷凤表示,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如家族中有多人罹患恶性肿瘤)、又有生育计划的适龄人群来说,通过运用综合模型风险评估,可以预测子代患有多基因遗传病的风险,以及预防肿瘤易感子代的出生,从源头防控出生缺陷。



记者 叶佳裕 通讯员 程林 吴雅兰


联系方式
  • 妇院微信

  • 妇院微博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