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2日,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目前,我省已构建起覆盖全周期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相关缺陷发生率持续控制在历史低位。
上午,在嘉兴秀洲区妇幼保健院,市民小沈来到孕前咨询门诊,为二胎做准备。她说,因为之前发生过胎停,所以这次格外谨慎。“之前有一个宝宝情况不太理想,出现了胎停,所以这次怀二胎比较紧张。来做一次全面的孕前检查,希望确保能生育一个健康优质的宝宝。”
近年来,秀洲区妇幼保健院通过设立备孕咨询门诊、制定个性化检查方案、开展健康宣教等措施,持续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并推广应用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与分子诊断技术,进一步筑牢防控网络。上半年,秀洲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我们一般在孕前以及孕早期阶段开展健康教育、婚前检查、遗传咨询、孕前保健这些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这个是出生缺陷防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也是保证出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秀洲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医师潘玲佩说。
除规范的孕前检查外,环境致畸因素的防控也日益受到重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钱江院区产四科及产前诊断中心主任胡文胜指出,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是主要致畸源,孕产妇需加以规避。“化学因素包括某些药物、重金属、甲醛等,应谨慎用药、远离新装修环境,并尽量避免使用蚊香、香薰等产品。物理因素如放射线及高温(如蒸桑拿)也需注意回避。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建议不食用未煮熟的肉禽蛋类。此外,精神压力亦不容忽视,备孕及孕期应尽量保持轻松心态。”
(浙大妇院钱江院区产四科及产前诊断中心主任胡文胜)
不少孕妇关心:若孕检发现异常应如何处理?胡文胜表示,当前筛查、诊断与精准干预技术等综合防控体系已较为完善,无需过度焦虑。“产前筛查涵盖早孕筛查、中孕筛查和无创DNA检测。如发现唐氏高风险等情况,将进一步安排产前诊断。影像学检查如NT超声、系统性排畸B超也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目前先天性心脏病仍居出生缺陷结构异常首位,我们通过羊水穿刺排除染色体或基因异常后,如无特殊情况即实施规范的孕期管理。孩子出生后也可及时进行外科手术,目前成功率较高。另外,孕期应保持均衡营养,建议低盐低油低糖饮食。”
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获悉,2024年全省婴儿死亡率为1.37‰,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围产期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分别为0.24‰、0.07‰、0.08‰,均维持在历史低位,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成效明显。
科普阅读:
预防出生缺陷从嘴开始
今年预防出生缺陷日的主题是“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这与9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的“三减三健”理念高度契合。我们通过孕期的健康管理和营养优化,为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健康奠定基础。
孕期营养不是简单地“多吃多补”
孕期营养状况的合理程度不仅影响胎儿器官分化、生长发育,也与妈妈孕期并发症及胎儿远期健康密切相关。所以,怎么吃很重要!
叶酸——守护神经系统
孕早期是胎儿神经管分化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明确,叶酸补充可显著降低神经管缺陷的风险。饮食中多摄取富含叶酸的深绿色蔬菜、豆类和动物肝脏,普通女性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口服0.4-0.8mg叶酸制剂,至少至孕满3个月。妊娠中、晚期孕妇可继续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并持续整个妊娠期。
碘——助力智力发育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元素,对胎儿神经系统和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的需碘量高于正常成人,孕期每日需碘230微克,碘不足会导致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严重缺乏引发“克汀病”。在食用碘盐的基础上,每周选用1-2次富碘海产品(如海带、紫菜)。
钙——强健骨骼和牙齿
钙是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的必需元素,缺钙也会导致孕妈妈小腿抽筋、手足抽搐。妊娠中晚期应增加牛奶及奶制品、鱼虾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膳食摄入不足时可适当补充钙剂,每天户外活动30分钟。
铁——支持血液和健康
预防孕妇缺铁性贫血,保障胎儿充足的氧气供应,降低宝宝低出生体重或早产风险,减少成年后慢性疾病发生风险。孕期妈妈应适当补充的动物肝、血、瘦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增加铁剂。
“三减三健”,助力守护孕期健康
随着全民健康生活行动推广,“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已成为标杆健康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这不仅是一般人群的健康准则,更是备孕女性和孕产妇需要特别重视的健康基石。
我国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油和用盐量远高于推荐值,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凸显,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在孕期会放大健康风险,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可能性,甚至影响胎儿发育。
减盐:减盐是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重要措施,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早产的重要原因。尽早开始培养低盐饮食习惯,利用天然鲜味食材减少盐用量。
减油:控制油脂摄入是管理体重的关键,建议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适量摄入坚果类健康脂肪,哺乳期保持适度脂肪摄入。
减糖:高糖饮食不仅增加孕妈妈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导致巨大儿、儿童未来肥胖或超重的可能性。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减少添加糖摄入,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喜欢吃的水果也要控制每天200-350g。
健康口腔: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导致牙龈炎,严重牙周病更与早产风险相关,建议女性在备孕期完成口腔检查和必要的牙科治疗,如果孕期需要治疗口腔疾病,孕中期(14-27周)是相对安全的。
健康体重:孕期体重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分娩结局,建议孕前就将BMI调整到18.5-23.9kg/㎡的理想范围,孕早期体重增长控制在2kg内,孕中晚期每周测量体重,绘制增长曲线。
健康骨骼:孕期保持骨骼健康对母婴至关重要。孕妇需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来维持自身骨骼健康,同时为胎儿提供足够的钙支持其骨骼发育。除了饮食补充,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以增强骨骼密度,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活性。
加入生活清单,孕育健康未来
融合“三减三健”和孕期营养核心知识,我们为孕产期的妈妈们总结了一份健康生活方式打卡清单,对照试试吧:
每日打卡:
□盐不超过5g,油不超过25g,添加糖不超过25g
□吃够300-500g蔬菜,200-350g水果
□主食粗细搭配,保证优质蛋白摄入
□补充叶酸、铁、钙等关键营养素
□户外活动20-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
□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
每周复盘:
□测量体重并记录变化
□至少3天采用蒸煮炖焖烹饪方式
□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摄入25种以上不同食物
TIPS-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保持心情愉悦,减轻压力
□戒烟戒酒,避免二手烟
□定期产检,不遗漏重要检查
记者 吴迪 通讯员 吴雅兰 孙瑜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