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大妇院监察室的电话突然响起。
电话那头是一位爷爷,语气有些激动,一开口就是好几个感谢。
工作人员耐心地听完了前因后果,这下明白了:78岁的爷爷不久前在山里遇到危险,是浙大妇院的一位职工挺身而出,不仅及时施以援手进行救助,还把他平安送回了家。
爷爷口中的“热心小伙”叫秦鑫,是浙大妇院湖滨院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
8月中旬,一场暴雨突然降临安吉天荒坪。
轮到休息日的秦鑫和同伴正路过这里,准备前往山上观景。尽管雨势已经减弱,但路面依然湿滑,山里的路并不好走。在薄雾氤氲之中,透过车窗,秦鑫看到前方似乎有一个人躺在地上。
秦鑫供图
随着车子逐渐靠近,秦鑫和同伴终于看清,地上躺着一名老人!
几乎没有犹豫,两个年轻人立刻下车查看。老人家全身湿透,不断抽搐,已经无法自主起身了。凭借医护工作者的本能,秦鑫马上为老人家做了初步检查。
老人意识比较清醒,幸运的是也没有骨折,但因为在暴雨中摔倒,又淋雨半个多小时,已经出现了寒颤等强烈的应激反应,而且无法自主站起来,更别说自己回家了。
接下来该怎么做? 秦鑫想到了拨打120或者110,但是这里位置偏僻,信号不好,就算打通了电话,也不知道救助什么时候能来。
下定决心后,秦鑫和友人当即改变原来的出行计划,决定亲自护送老人回家。
雨后的山路泥泞曲折,秦鑫和友人对这里的路况是两眼一抹黑。
更糟糕的是,老人的家离这里有20多公里,他是坐公交车来的,并不清楚回去的路。
秦鑫只能通过老人的描述,输入导航,然后一边问路一边前进。但是当地方言大家都听不懂,问路过程屡屡受挫,刚出发就开错了五六公里。尽管如此,秦鑫仍然保持着耐心,一边细心安抚老人,一边一次次冒雨下车探路。整整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中,他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状态,用纸巾轻轻为老人擦去雨水,还不断与老人拉家常,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在聊天中得知,老人家今年已经78岁,和老伴住在一起,唯一的儿子常年生活在国外。平时身体还算硬朗,也会自己出来,没想到今天突遇暴雨,就被困住了。摔倒的地方杳无人烟,如果不是秦鑫他们施以援手,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一行人终于抵达目的地时,暮色已经缓缓降临。老伴看到丈夫平安回来,心情非常激动。她紧紧攥住秦鑫的手,向他道谢。
秦鑫只是谦和地笑着回应:“没关系,这是应该做的!”
回去之后,秦鑫也没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汇报”,直到那通电话打来,大家才知道他的善举。
医院供图
秦鑫是浙大妇院的一名年轻护士,也是充满朝气、热心助人的妇院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当被问及下次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还“扶不扶”时,秦鑫没有丝毫迟疑。“我肯定还会扶。”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吴雅兰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浙ICP备05080900号-1
Copyright © 2016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